首页

长靴践踏靴奴

时间:2025-05-23 20:33:44 作者:开放是破题之钥,合作是前进之道(和音) 浏览量:52301

  中新网兰州4月22日电 (记者 闫姣)藏于甘肃省的国家首批珍贵古籍文溯阁《四库全书》,如何破局“藏于深闺”与“抛头露面”的平衡难题。甘肃给出答案,将数字化赋能,打造影印本、展览、展厅、文创、短剧等,“四库·百变”活态传承,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读者出版集团所属读者古籍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宋学娟,展示文溯阁《四库全书》经部数据处理部分内容。(资料图)九美旦增 摄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古籍丛书,汇集了先秦至清代前期的主要典籍著作,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文溯阁所藏《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计6141函,3474种,36315册,1966年从沈阳故宫文溯阁拨交甘肃保存,是目前中国未整套公开出版的存世《四库全书》抄本。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巨头”,文溯阁《四库全书》活态传承,能牵引带动更多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因此,该古籍的“藏与露”近年来备受外界关注。

  数字化是文溯阁《四库全书》活化“利器”。“2021年‘文溯阁《四库全书》复制保护与影印出版项目’启动,共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原样仿真影印及数据库建设三个阶段。”专职负责该项目的读者出版集团所属读者古籍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宋学娟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该项目将分别对文溯阁《四库全书》原文献进行高清数字扫描,分类存储,获取原始数据,以及对原始数据进行图版处理、编辑校对,获得符合原样复制、影印出版及产业化开发要求的标准化数据文件。

  宋学娟说,该项目第一阶段,已于2022年6月初步完成全书6141函、3474种、36315册、244万余筒页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均采用原稿原大高清扫描。截至今年3月10日,该项目第二阶段数据处理已完成全本的51%。

2023年 5月15日,中国文溯阁《四库全书》原大原样影印精选版《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在甘肃兰州市首次出版面世。 (资料图)九美旦增 摄

  为了让文溯阁《四库全书》“活”起来,除了上述数字化工作,甘肃还大力推动文溯阁本“分身”的线下展示和云端共享。

  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是促成其线下展示的方法之一。多年来,甘肃出版《影印甘肃省图书馆珍藏文溯阁四库全书本》(四种)和《四库全书研究文集》(三册);编辑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通讯和《四库全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文溯四库》。2023年5月,《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出版面世,涵盖《潜夫论》《拾遗记》《文房四谱》《法书要录》《画史会要》等文化精华,共计40卷。

  “《四库全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有极为重大的作用。文溯阁本的总体品质和文渊阁本不相上下,妥善收藏极为重要,而影印和仿真出版更是发挥其社会、历史和学术价值的关键。”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日前表示,影印版文溯阁本为“四库学”专业研究者,提供了检索、查阅、复印等方面的便利。

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介绍《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并提出未来相关文创设想。(资料图)九美旦增 摄

  文溯阁《四库全书》线下展厅,分别展示《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过程、南北七阁的不同命运以及甘肃省图书馆对文溯阁的保护传承等。新展厅融入了声光电先进技术,打造出一系列反映《四库全书》纂修、流传、保护、发展的历史场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

  由甘肃省图书馆推动的“千古巨制——《四库全书》展”,目前已在该省50余个图书馆流动展出。该展览以“盛世嘉业”“文化渊薮”“芸香百年”“溯远述今”四个板块,介绍了《四库全书》的成书背景、装帧形式、七阁流转以及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始末。接下来,还将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方式持续举办。

“千古巨制——《四库全书》展”走进学校,向莘莘学子讲述《四库全书》成书背景、装帧形式、七阁流转及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始末。(资料图)甘肃省图书馆供图

  有参观者评价,“看着厚重丰富的资料、图片,听着简洁清晰的精彩讲解,我们又受到一次中华古代文化的洗礼,受到一次《四库全书》知识的普及,更感受到中华文化历尽苦难、历久弥新的魅力。”

  同时,甘肃省图书馆打造的系列文溯阁《四库全书》文创产品,受到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成为甘肃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何挖掘文溯阁《四库全书》里的“现代意义”?甘肃省图书馆线上推出“文溯·话廉”宣传专栏,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廉洁思想、廉洁理念、廉洁故事,贴切当下;“陇右撷珍”专栏摘选《钦定四库全书分架图》等,上传高清图片,并配以解释和说明,供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阅览。

  为了让一部《四库全书》带动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今年,甘肃出台《关于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文溯阁《四库全书》保护传承、整理研究、数字转化、版权开发、活化利用等。力争2025年出版发行文溯阁《四库全书》经部缩版影印本,2028年实现全部缩版影印出版;2024年推出20款以上系列文创产品,2028年推出100款以上。建成数字化大数据库,设置集展览、研学、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展厅,每年制作不少于20个微短剧。(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尺素金声 | 发力逆周期调控,彰显“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

该榜单指出,综合2023年各个维度的数据来看,中国医疗器械出海趋势呈现不同的变化,包括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趋势明显,数字疗法、AI应用等新技术被广大一线厂商青睐;自主研发领域出口增速明显,例如生化分析仪、磁共振成像设备、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

与小学生交流球技 是什么“难”住了孙颖莎?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中共杂多县委、中共囊谦县委及杂多县人民政府、囊谦县人民政府承办,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执行。同时,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获得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支持。(赵凛松 刘洋)

(新春走基层) 江南水乡“桥文化”引游人 “一桥一水”皆风景

对演员而言,环境式演艺也颇具挑战。《又从西厢过》张生饰演者陈晓檬说,第一次参演环境式戏曲,“在传统舞台上,戏曲演员习惯找台口,程式化唱念做打。而环境式空间并没有相对固定的台口,演员和观众相距不到1米,要注重互动,对唱腔、情绪表达和表情管理都有更高要求。”

栾城杯“智领群蜂2024”国际无人蜂群技术大赛石家庄开幕

中国贸促会7月26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获取经营场所”“市场准入”等7项指标评价“满意”以上。

姜明委员:科学分析 守护“黑土粮仓”

此外,α粒子的射程相对较短,通常在数十微米范围内,这与β粒子可以穿越数毫米的组织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使用α粒子的疗法具有高度的局部效应,能够摧毁肿瘤组织,同时减少对周围健康细胞的损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